余姚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喜迎二十大硕果为人民奠基向未来望 [复制链接]

1#

9月的望谟县,秋高气爽。沿着王母河两岸顺流而下,一座座幼儿园、小学、中学林立,不时传来琅琅书声。走进望谟县第三小学,宽敞的运动场上,学生们或跑步、或踢足球、或撒欢,一派和谐的校园场景映入眼帘。

“这些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望谟县第三小学副校长杨琴感慨地说,从教20多年来,一天天看着望谟教育环境发生变化,从三尺讲台上仅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如今的智慧教育逐步铺开,望谟县全力实施教育兴县战略成果逐步显现。

地处麻山腹地的望谟县是年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县,曾经因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滞后,望谟教育发展滞后,一度处于挂末位次,教育滞后反之又制约着望谟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挖掉“穷根”,改变教育落后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望谟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并坚持“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好教育”这个理念,围绕黔西南州“教育立州”战略,把教育作为望谟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用最优的地块在教育、最多的编制在教育、最大的经费在教育、让最佳的效果在教育。

最优的地块安排在教育

在县城北边,占地亩望谟民族中学曾是县城周边最平整的一块土地。新校区建设初期,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将这块土地出售,差不多能卖4亿元,这一数字与望谟县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当。

望谟县民族中学

在望谟民族中学老一批教师记忆里,老校区只有4栋楼,校园只有新校区的五分之一大。“学校面积太小了,学生很少做操,也没有地方活动。”校长何坤刚说,现在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教育也充满了活力。

“高中聚集、初中集中到县城、小学集中到乡镇、村办幼儿园及保留必要教学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望谟县推进教育发展校点布局思路发展,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来抓,每年的大事和重点工程均安排有教育项目。

通过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在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做到最好的地块用于修建学校,在全县经费异常紧缺的情况下,优先安排教育项目,陆续建成望谟民中、实验高中、五中、六中、职中、实验小学、三小、五小、王母幼儿园等一批教育项目,新增校舍面积21万平方米,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园的数量从年的8所(含民办幼儿园4所)增加至年的69所(含民办幼儿园8所),初级中学以上(含九年制学校)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中小学办学条件更优化。

最多的编制核定在教育

“高考录取人数从几人到几百人再到如今的上千人,这些都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努力和陪伴。”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说,教育的根本在人,教师的发展决定望谟教育的发展。

望谟县实验高中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望谟县教师队伍人数从年的人增加到年的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把最多的编制核定在教育,望谟县不遗余力。

近年来,望谟县抢抓“新两基”“普十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机遇,按照省核定编制足额配备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作为机构编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全面掌握全县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学生人数、教职工结构变化等情况,对中小学校教职工进行调整。

在全县核定的个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总数中,核定教育系统编制多达个,占总数的53.2%,全新招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保证教育教学需要。

同时,望谟县持续加大教师能力培训,围绕教育先行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选派县内中学、部分乡镇小学教师到兴义八中、兴义五中等有关学校挂职交流学习,结合“东西部协作”,余姚市、惠东县37所学校与县域内36所学校结对帮扶,惠东县选派12名教师到望谟县挂职“支教”,分别担任副校长、校长助理等重要工作岗位,落实中央统战部、贵阳市、余姚市等大量培训任务,搭建县内教师能力提升长效化平台,帮助望谟教师开拓视野、激发干劲、丰富教育方法,教职工精气神不断提振,凝聚力量。

最大的经费投入在教育

今年初,望谟县拟再新建3所幼儿园和迁建1所小学,新增学前教育学位个,义教学位个。通过测算,和年新增学位完全能满足“十四五”期间望谟县教育教学需求,让望谟各族群众子女“上好学”。

如今的望谟县同昂央幼儿园

近年来,望谟县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高标准建设规范化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建学校,望谟县教育预算资金投入从年的万元提高到年的万元。其中,投入2.1亿元按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标准建设望谟县民族中学新校区,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可容纳名学生。

同时,在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措多万元资金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和改善办学条件,启动民族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工作,年成功升级为“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年底申请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升类评估;县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评为第二批教育精准扶贫基地、全省首批50所中职强基项目学校。

最佳的效果体现在教育

“我亲眼见证很多人从上不起学到没有一人因家庭贫困辍学,从考不上大学到能考上大学、改变命运,乡亲们看到了读书的力量,反过来更重视教育,这正是望谟教育逐步成功的体现。”刘秀祥回到家乡的8年见证着望谟县百姓扭转“读书无用”观念的一个阶段。

望谟县第三小学学生上课

据了解,年以前,望谟的高考成绩长期在全州挂末,年高考录取本科人,高考成绩发生转机,排到全州第五位;之后,排名逐年上升,至年,全县高考录取本科已突破人,稳居全州第三位。

低进高出,体现望谟县教育“硬实力”,通过高考提升带动初中、小学教育同步提高,教学质量逐级打牢,书写穷县办好教育。中考各科成绩全面达标,小学基础进一步稳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

年11月,望谟县顺利通过国家第一轮“两项督导”工作评估。年,通过省人民政府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两项督导”及“创建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验收……实验小学、民族幼儿园、第五中学、第六中学等新建学校成为全县教育发展的“排头兵”,望谟县实验高中教师刘秀祥被中宣部、教育部授予年度“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以教育立县,以教育立州,望谟教育发展是黔西南州深入实施“教育立州”战略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以来,黔西南州深入实施“教育立州”战略,累计投入资金89.1亿元,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全州在校生人数72.23万人,成功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7%,本科上线率上升至54.41%,一本上线率由年的9.45%上升至年的20.96%,本科上线率、一本上线率实现连续5年增长;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效取得重大突破,黔西南州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被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评为“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从教育贫困地区到教育强州,黔西南州深入推进“教育立州”战略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唐波

编辑彭芝莉

编审陈俎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