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又到了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12月4日,在位于宁波余姚市牟山镇的某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近60条生产线全速运转,一条条安全带经过编织、染色、检测、打包等多道工序,被发往各个合作厂家。年前三季度,该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20%,同期盈利增速达50%。“能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得益于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我们每年进入市场的新产品始终保持在12个以上,研发费用也稳定在年销售额的5%以上。”公司董事会秘书叶醒说,“此外,市科技局在资源嫁接、政策扶持、产业信息分析、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助力。”据悉,在余姚市科技局的对接帮扶下,年该公司实际获取项目服务资金超万元,悉数用于新项目的研发、试验。该公司是余姚市众多勇立创新“潮头”的企业之一。年1至10月,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4%,居宁波市第一位;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亿元,居宁波市第2位;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9亿元,增速10.3%;全市累计完成技术交易额64.6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居宁波市第2位;实现兑付企业资金1.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减免5.1亿元……这组数据,充分展现了余姚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持续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的决心。年以来,余姚市科技局围绕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契机,深度融入“创新深化”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聚焦企业科研立项、研发平台建设、科技企业认定等工作,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规上企业“无研发活动、无发明专利、无研发机构”“三清零”行动,积极优化企业创新创业环境,取得显著成效。科技指标加速赶超。年以来,余姚市科技局锚定“35”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再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54.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2%,保持宁波市第1位;同时,深化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幅达38%以上;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此外,该局聚焦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新材料等四大标志性产业链,加快推进智能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4.2%,保持宁波市第1位。重点项目领衔示范。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余姚市科技局在全市更大范围内推动制造业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促进企业实现高新化、专精特新化发展。为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该局尝试推进创新联合体项目建设,以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牵引,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用协同体系。为强化科创平台建设,该局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攻克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为切入点,创新项目形成机制,凝练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加快推进“一产业一研发平台”建设。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该局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全链条全周期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让更多科技成果“接得住、转得快、成长好”。为强化科技服务民生,该局全力推动社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强农惠民能力。创新生态补短强基。“秉持着要让创新主体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出题者’和改革‘受益者’的目标,今年我们还实施了科技服务业助企提质增效行动,致力于为高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提供科技硬核支撑。”余姚市科技局局长苏瑜说。下一步,该局将全力冲刺“决胜全年红”目标,奋力交出科技创新全年度高分答卷。